热点新闻 NEWS OF MONTH
2019时尚上海 | 献礼建国七十周年,多民族服饰联演登陆2019“时尚上海”

2019“时尚上海”行程过半,有这样四场特别的秀演为活动增添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来自西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师生共同演绎多民族服饰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尽显民族特色。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9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展示了西藏传统服饰,将时尚理念融于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


西藏大学阿旺晋美教授感慨:“服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群体性记忆。一如藏装,记录了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人们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556001583812082320.jpg

1556001583280058745.jpg

1556001584171063141.jpg

1556001585374086446.jpg

1556001585921091625.jpg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0套“现代蒙古族服饰系列”传递了年轻设计师们对民族文化、现代创意与实用哲学的表达。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莉莎表示,“我们是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我们教育的责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诠释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是对民族服饰时尚化、生活化的有益尝试”。

 

1556001777577056641.jpg

1556001778202070805.jpg

1556001776546084129.jpg

1556001776218065768.jpg

1556001775593067268.jpg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艺术学院带来的56套作品具有内蒙古地区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其中既有本届毕业生的优秀设计,也有选自学校重大重点创作展演“元代宫廷服饰艺术再现”项目的教师作品,展现了该校师生在致力于民族服饰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所做的努力与探索。

 

1556002032905073603.jpg

1556002033937060806.jpg

1556002035030090372.jpg

1556002035812040859.jpg

1556002033593049253.jpg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则演绎了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服饰。其中,《黔·行》作品以对民族元素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赢得了现场好评——服装制作工艺用的是破线绣、缠筋绣、打籽绣等苗族传统技法,但在设计上则结合了2019年流行职业女装进行的二次原创设计,以大廓形为主增加服装体量感,主打风格是优雅知性的轻奢风格。

 

1556002219687075479.jpg

1556002219702040055.jpg

1556002221015040282.jpg

1556002221609037445.jpg

1556002219734002582.jpg

 

在同期举办的“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上,“中国民族服饰高校联盟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并讨论通过了《中国民族服饰高校联盟》筹备委员会框架协议,计划在2020年正式组建联盟委员会。


中国民族服饰是中华文化传承、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和符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2019“时尚上海”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广展示的平台,本次民族服饰联演使得许多融合了中国传统工艺、传统东方美学元素的作品得以展示,挖掘了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传递祖国一家亲的大团结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