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资讯REAL-TIME INFORMATION
纺织强国之路科普系列讲座第五讲--―《长相思,千千结》
   为了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日”――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这一主题,2020年9月23日下午13:30,“国际新形势下‘纺织强国之路’科普系列活动”在松江区佘山翠鑫苑社区220会议室举办专家走进社区《长相思,千千结》的科普讲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孙荪老师应邀主讲。讲座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佘山翠鑫苑社区的40余位居民朋友以及线上30多位观众共同参与。本次讲座由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共同主办,松江区佘山翠鑫苑社区承办。

孙荪老师从中国结的起源讲起,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国结的发展历程,向观众朋友们展现了中国结的魅力和历史韵味。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 当代多用来装饰室内、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中,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锦囊结等多种结式。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特别是在民间,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大众的喜爱。

随后,孙老师对中国结的一种――“钱多多”进行了讲解,它是由“双联结”和“双钱结”组合而成的,样式非常简洁惊艳。通过孙老师耐心的指导,每位观众都学会了这种简单的中国结制作,收获满满。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都高兴满满的和孙老师道别并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学习中国结的制作。中国结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回味无穷,孙老师的指导使大家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线上三十余位观众通过网络学到了不少关于中国结的知识。

孙荪,1979-1983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1991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201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2009年,意大利多莫斯艺术学校进行课程学习;2013-20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来源:科普部 辛斌杰